以立审执协调配合之“力” 解矛盾实质化解之“困” ——城中区人民法院召开立审执联席座谈会

来源: 中廉法治网  日期:2025-03-11 17:08:57  点击:次  分享到:

 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“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”工作部署要求,一体抓实立、审、执全链条、各环节质效堵点,全面提升审执质效,进一步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解决执行难问题意识,推动形成解决执行难的整体合力。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于3月6日召开立审执协调联席座谈会。分管副院长,立案庭、民事审判庭、执行局等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会议。

  会议传达学习了最高院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的相关工作要求。同时,结合本院审执实际,聚焦立审执衔接中的突出问题,围绕“前端预防、中端联动、末端化解”的总体思路展开提问题、谈感受、表决心,旨在推动立案、审判、执行三个环节在衔接配合方面达成有效共识。其中,立案庭需做好“风险告知”“保全申请引导”等释明引导工作;审判阶段需强化裁判文书可执行性审查,用好审执函询方式防范因裁判不当导致执行不能的风险;执行局需针对“查人找物难”“财产处置周期长”等问题,与审判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提前介入涉财产案件的证据固定工作,加大执行和解力度,防止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由“执”到“访”等衍生问题。

三大机制创新成效
“早预防”建立执前预警机制:立案阶段对涉群体性执行案件标记“立审执协同”,建立“联络哨岗”机制,提前协同研判执行风险,提前开展前端化解,做好释明工作。
“勤督促”完善判后督促双轨运行制度:强化承办法官、调解员判后督促绩效鼓励,运用“自动履行正向激励”。
“寻新路”探索执源治理新模式:对案件开展执行风险评估,提前介入案件督促执行,探索执前督促程序。
  会议强调,要牢固树立“全院一盘棋”意识,要强化“穿透式审执思维”,审判法官需具备执行视角,执行人员要理解裁判逻辑;要细化信息共享机制,打通办案系统数据壁垒,实现财产线索、履行情况等关键信息实时共享;要深化联席会商应用,对重点案件实行“一案一策”动态管理。

  下一步,城中区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理念,通过立审执一体推进、协同发力,努力实现“办理典型一案、促进治理一片”的治理效果,以更高水平审判执行工作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

本文作者:中区法宣

责任编辑:史廷义